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燃点新消费(ID:xinxiaofei007),原文标题:《京东和阿里为何互相“封杀”?》
文|费雪
“阿里先封杀了京东物流。”
京东方面向投中网表示,京东停止与申通合作,合同到期是一方面,其背后的大股东阿里巴巴也拒绝了京东物流入驻阿里系电商。
京东回复称,去年阿里和申通深度合作后,已成为申通的实际大股东,而阿里此前“封杀”了京东物流,因此京东封杀了申通快递。
京东停止与申通合作,背后牵扯出的是阿里巴巴。“猫狗”大战又开始了吗?
申通背后是阿里,“猫狗斗”拉开新的序幕?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近日京东在卖家论坛上挂出了通知,称与申通快递、如风达、全峰快递、佳吉快运、国通快递、卡行天下等合同陆续到期,8月31日后将停用申通等物流服务承运商(将无法在系统发货列表中选择)。
对于“封杀”申通快递,京东开放平台进一步解释称:2019年6月,申通与京东开放平台的合同到期之后,双方就续约问题也在不断沟通。
同一时期,阿里巴巴通过战略投资成为了申通的实际大股东。因此,京东物流提出了对等需求,要入驻阿里旗下电商平台,但至今也没有得到响应。
京东的回复翻译成人话便是:阿里是申通快递的“大股东”,京东物流先在阿里体系被“封杀”,所以现在我也要封杀阿里系的快递。——正是一场新的“猫狗大战”开始。
申通则认为京东搞错了。“京东认为阿里巴巴是我们大股东,是他们自己搞错了,现在大股东实际上还是公司董事长陈德军。(实际)本来阿里要持有30%以上股份,但资金还没进来,我们是上市公司,如果有股权变更会发布公告的。”
2019年3月,阿里巴巴以46.6亿元人民币入股申通快递,获得后者14.65%的股权。同年7月,阿里又与申通股东签署购股选择权协议——在三年有效期内,阿里巴巴可购买申通实控人的股权成为申通的实控人。
也就是说,申通已萌生退意,但目前阿里还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大股东。
但在台面之下,问题的实质可能早已发生改变。投中网从业内获悉,目前在申通快递内部,菜鸟系实际已是大权在握,但并不是在明面上。
另一个细节是,近日,继推出自有快递柜品牌“喵柜”后,申通快递在内部快递网络中大力推广自建的快递末端门店品牌“喵站”,欲与菜鸟驿站形成互补。从取名来看,猫喵搭配,也颇有阿里系色彩。
实际上,四通一达已几乎被纳入阿里旗下。近年来,阿里通过一系列股权投资的方式,先后入股了百世、圆通、中通等申通及韵达等五家上市的民营快递企业。
菜鸟系对于申通的把控,或许是京东“封杀”申通的考虑因素之一。
其实,在此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戏码”。2017年,京东平台曾终止与天天快递和百世快递的合作,卖家通过天天快递和百世快递发送商品的物流信息无法在京东平台展示。随后各方陷入舆论战,互相指责,甚至连苏宁和菜鸟也牵扯其中。天天快递被苏宁物流收购,百世快递则由阿里持股,战队意味明显。
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之间紧密的业务联系,让二者的关系一直十分微妙。“申通事件”一出,京东与阿里两大平台之间再次上演“猫狗大战”,背后都是地盘之争。
拥有自营物流能力的电商平台对其他物流服务商的掣肘,已是行业惯性,由来已久,不仅在国内,国外也如此。
2019年下半年,联邦快递和亚马逊这对合作伙伴也一度陷入紧张的对峙状态。据媒体报道,亚马逊曾宣布禁止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使用联邦快递进行配送服务,但很快亚马逊就解除了这一禁令。
京东在交出一份不错的二季度财报后,在美股和港股纷纷大涨,市值再次突破千亿美元。“明尼苏达州”两年后,京东终于回到了自己稳步的发展“节奏”。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京东依靠自建商城和物流体系,在整个电商市场里逆势增长。
在这个事件里,申通以及其他物流公司便属于京东自建商城和物流以外的开放平台。而这个版块为京东提供了高毛利。
换句话说,第三方开放平台对京东来说很重要,因此它不需要“敌军”的物流加持。进入稳定发展后的京东,再次杀回战场,开始新的“猫狗斗”?
第三方商家虽小,但提高了京东毛利率
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双方争执的范围为第三方平台商家,而并非京东自营商城。那为什么京东还这么在乎呢?
对于京东来说,第三方平台(POP)不论是财务上,还是业务上,都是与京东商城协同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第三方商家服务带来的收入,是京东集团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其高毛利率也支撑着京东自营业务的低毛利率;另一方面,第三方商户还是京东供应链服务、营销服务的重要客户,具有强大的变现空间。
一直以来,京东不是一个典型的电商平台。它架构是建立在采销一体的自营模式上,更像是一个采销一体的超级零售商。
至今,京东自营零售业务的成交额(GMV)依然占全站一半左右,收入占比更是接近九成。2020年上半年,公司对第三方商户提供的广告、物流、销售服务等服务业务占收入的比重为11%,自营收入占89%。
东吴证券表示,正是POP业务的高毛利率,才使京东自营的低毛利率、高效率得以维持,将POP业务分离开,自营业务就需要更高的毛利率水平才能盈利。
实际上,采销一体的京东此前的短板十分明显,商家端自营业务与平台生态不兼容,商家很难树立品牌的成长,业务很容易被站内自营业务吸走。
而且随着发展,京东自营电商业务盈利已经接近天花板。加上流量去中心化和社交平台繁荣的大趋势中,第三方商家成为京东自营业务以外的潜在变现对象。
换句话说,京东现在不仅要赚自营卖货的钱,还要学阿里赚商家的钱,而物流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在变现上,京东为商家在各大平台提供基础的店铺开设工具,在供应链端提供采购、支付、仓储和物流服务,在流量端提供广告和交易增值服务。
一个典型的第三方商家在京东平台开店卖货,除了基本的保证金等之外,需要支付广告费用、佣金扣点和所选的物流费用。
在流量端,京东为商家提供了京选、京东快车、京东直投等多种营销手段,并进行广告和佣金变现。供应链端,京东集团的B2B业务、京东物流C网和B网都面向广大的第三方客户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730 个仓库,管理的仓储总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跨境、B2B、众包等六大网络,为各类商家提供了多样的物流服务选择。
这样的变现空间,京东无疑是非常重视的:自2011年以来,除了直销收入,“服务和其他”的收入占比逐步提高,从2011年1.14%提升至上半年的11.22%。
此次疫情期间,由于线下渠道受阻,第三方商家与京东合作加深:今年的618期间,第三方商家的成交额同比增速是去年的2.2倍。2020年二季度,京东POP平台的商家数,同比增加了近10万。
第三方商家对京东的重要性,对于阿里和菜鸟也是如此。由此来看,在第三方物流方面,京东和阿里互相封杀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京东“封杀”申通一事看似事小,但实际上已经拉开了 “猫狗”大战的新帷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树集云立场。
如果您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下方电话/邮箱